如果錶神用戶有印象,小編上次曾經介紹過COSC天文台認證,今天將為大家介紹另一個比COSC更為嚴謹的手錶認證。
2014年12月9日,瑞士鐘錶品牌OMEGA與瑞士國家計量局(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Metrology,簡稱METAS)局長於日內瓦時間之城(Cité du Temps)舉辦的記者會中宣布,他們將與Omega攜手進行一項全新的鐘錶認證計畫,就是METAS大師天文台認證。


瑞士聯邦計量科學研究院(METAS)大師天文台精密時計認證涵蓋內容廣泛全面,綜合考察腕錶的多項重要性能,包括走時精準度、抗磁能力、防水性能及動力儲備。該認證要求尤為嚴格,走時精準即為首要考量。認證要求一枚腕錶的每日平均走時誤差不得超過5秒(0 +5),較瑞士官方天文台認證(COSC)對單枚機芯的每日平均誤差標準(-4 +6)進一步減少5秒。
該認證同時要求腕錶需在15,000高斯的高磁場環境下保持走時精確。此外,每一枚大師天文台精密時計認證腕錶的防水性能及動力儲備均需符合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簡稱ISO)22810:2010標準。而在獲得大師天文台精密時計認證前,腕錶亦需符合兩個前提條件:腕錶在瑞士製造,且符合瑞士製造標準;機芯必須獲得瑞士官方天文台認證(COSC)。


2023年帝陀新款MT5602-U 亦有METAS認證
METAS大師天文台認證共有8項檢測關卡
其中重點摘要包括腕錶必須具備15,000 Gauss以上的抗磁能力、進行六方位差的精準度測試,以及在滿鍊與動力釋放剩下三分之一時的狀態下維持一定的走時誤差範圍。
8項檢測關卡簡列如下:
1. 將機芯置於兩個不同位置,檢查其在15,000高斯磁力影響下的情況。
2. 將腕錶置於15,000高斯磁力中測試。
3. 將腕錶暴露在15,000高斯磁力中,並計算其於24小時後的計時精準度。
4. 測試當日平均計時精準度。一共為期四天。在此期間,腕錶會放置於六方位及兩個交替的溫度區中,同時暴露於15,000高斯磁力下。四天後以結果計算當日平均誤差。
5. 動力儲存測試。檢測腕錶在預計動力極限時能否繼續運轉。
6. 將腕錶放置於六個不同位置,並逐一記錄其計時精準度。
7. 100%及33%動力儲存情況下的計時精準度誤差。
8. 防水深度測試。將腕錶浸入水中,並逐漸加壓至所定的防水深度。
總括以上條件,無疑較C.O.S.C.認證更為嚴苛,但是在超高抗磁能力方面由於錶壇目前除了歐米茄也沒有幾家品牌能達到需求,只有帝舵旗下的極少數作品也擁有METAS認證。


帝陀Black Bay Ceramic 79210是其中一隻擁有METAS認證的手錶


全新Omega MASTER CHRONOMETER 系列當然也得到METAS認證